当前位置:100EC>互联网讯>【法律案例】假陈光标“借微信红包敛财”涉嫌欺诈
【法律案例】假陈光标“借微信红包敛财”涉嫌欺诈
发布时间:2014年02月10日 11:25:45

(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)  “你抢了多少红包?”当微信一夜间引发抢红包狂潮,这句话成了马年春节最HIGH的问候语之一。而网传今年春节期间收获微信红包最多的是一个名为“光标”的ID,这个ID先是宣布自己是陈光标,在大年三十会派发2000万元红包,前提是大家都把这个ID添加到自己所在的群里。好多人把这个ID加入微信群后,发现他并没有派发红包,而是闷头抢了每个群里其他人派发的总额惊人的红包。

  记者1日下午接通了陈光标本人的电话。他在电话中说:“这百分之百不是我本人行为”。他同时表示,针对此事,自除夕以来,他已经收到了千余条微信、短信等各类询问。

  在网络上寻找消息来源,记者发现年三十当晚之前确有很多网友传说“标哥”要发2000万元红包,大伙儿都在“跪求入群”。此前,记者在看到“标哥红包通知”后,就根据通知信息主动添加了一个ID为“gbc1968”的微信号。在无须验证申请的情况下,记者直接成了该账号的好友。对方头像用的是陈光标身着西装的照片,用户名为“光标”。

  记者试图与这名“光标”进行微信沟通,但一直没得到回应。出于安全考虑,记者没有将其拉入自己的微信群。

  陈光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建议受骗者依法向公安机关举报,因为这种行为已经涉嫌犯罪。“并且上述行为的实施者应该向公众道歉。”他说。

  一些网友则认为,这不过是又一次炒作或者恶搞。记者了解到,还有网友在得知消息后,想出了把名字改成“陈光标”来恶作剧的点子。

  网友“小童童”说,真事也好,段子也罢,马年春节最快乐的事之一莫过于“抢”微信红包,少到几分钱,多也不过几十块钱,微信搭建的抢红包平台,不费一枪一弹,却让全国微信用户为之“疯狂”,实在有些令人始料不及,也难怪被马云称为宛如“珍珠港偷袭”。

  腾讯数据显示,从除夕开始,至大年初一16时,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,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。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,平均每分钟领取的红包达到9412个。

  还有一些网友对微信红包潜藏的金融风险心存疑虑。对于移动支付的安全性,网友“小红唱曲”就是坚定的不参与者,他说:“随便就把银行卡和社交平台挂钩,这个手机钱包究竟安不安全,还需要考量。”

  复旦大学副教授邵晓莹表示,微信红包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手段,具有互动性、游戏性、趣味性、随机性等特点,符合当前潮流大势,显示出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的庞大市场。但借助陈光标的名人效应进行炒作、甚至牟取巨额盈利,是有失偏颇的行为。

  “这意味着这一市场仍然存在安全隐患,有时超出了监管框架的约束。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要想健康发展,相关监管制度和手段都要能跟上才行。”邵晓莹说。(来源:亿邦动力网 编选:网经社)

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7年历史,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、服务商,提供“媒体+智库”、“会员+孵化”服务;(1)面向电商平台、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;(2)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、政府部门、培训机构、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;(3)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、品牌方、商家、供应链公司等提供“千电万商”生态圈服务;(4)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。

网经社“电数宝”电商大数据库(DATA.100EC.CN,免费注册体验全库)基于电商行业17年沉淀,包含100+上市公司、新三板公司数据,150+独角兽、200+千里马公司数据,4000+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+互联网APP数据,全面覆盖“头部+腰部+长尾”电商,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,挖掘行业市场潜力,助力企业决策,做电商人研究、决策的“好参谋”。

【投诉曝光】 更多>

【版权声明】秉承互联网开放、包容的精神,网经社欢迎各方(自)媒体、机构转载、引用我们原创内容,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;同时,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将版权疑问、授权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,发邮件至NEWS@netsun.com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、处理。

        平台名称
        平台回复率
        回复时效性
        用户满意度
        微信公众号
       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
        微信小程序
       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